气温骤降,中风心梗支气管炎都
这些天, 阴雨绵绵, 气温骤降。 咳嗽、支气管炎、中风、心肌梗死…… 眼瞅着天越来越凉, 不少健康问题也纷纷冒了出来。 不注意保暖,真能“凉”出病初秋时节,早晚温差小且暑气未退,适当的“秋冻”可以使身体逐渐适应寒凉天气,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 晚秋时节,特别是寒露过后,昼夜温差变化大,低温会诱发多种疾病,如心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等,此时要及时增加衣物。 别拿保暖不当回事儿,尤其是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自身调节能力差,突然遇到寒凉侵袭时,身体往往会做出应激反应,诱发疾病,如低温会诱发支气管炎、哮喘、胃炎等呼吸道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使心脏的冠状动脉缺血、缺氧,引发心肌梗死、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 这三个部位要特别注意保暖头戴帽子人体约30%的热量会从头部散发,老人、小孩、身体素质较差的人,在冬天出门时,戴顶帽子有助保暖,防止感冒等疾病。 老年人、脑血管病患者等人群,早晚出门最好戴上帽子。老人可选雷锋帽,其内部较厚实,深度大,能护住头部、颈部、耳朵,保暖性很好。 孩子可选亮色的毛线帽。儿童皮肤细嫩,对气温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差,毛线帽可以让脸颊和耳朵更暖和,颜色鲜艳则更能引起周围人的注意,减少意外发生。 腹睡前揉揉腹部受凉对脏器功能会有影响,尤其是女性、胃病患者更要重视,低腰裤、露脐装再美也别穿了。 中医认为,小腹是阴中之阴,是寒气最爱聚集的地方,每晚睡前可顺时针方向绕脐揉腹5分钟左右。 脚泡一泡脚离心脏最远,血液循环较差,有空泡泡脚,可以驱寒、温暖身体、促进睡眠。 王小小 晚上有事没?咱们去学校操场跑步吧! 李小小 我不去了,天越来越凉,运动后大汗淋淋,风一吹,感冒了怎么办? NONONO!!! 别拿天气凉 当不锻炼的借口, 因为我们可以 随时随地 进行“微”运动。 这些“微”运动,屋里就能做上班一族或身体不太好的老年人,大可不必勉强自己早起或是在瑟瑟寒风中健身,运动无处不在,办公室里、家里、公交车上等,到处都是运动场所,桌子、椅子等,都可以用来健身。 桌边“微”运动1站在距离桌子1米远的地方,双脚并拢。两掌按在桌面边缘,与肩同宽。胸部下沉至桌面边缘,再撑起来。 2倚靠在桌子(或椅子)边缘,把手掌放在桌边,身体的两侧。双脚并拢,肘部弯曲,身体慢慢下沉,然后还原。下沉的时候,肘部要弯曲90度。 椅子上的“微”运动1在椅子上坐直,把右拳举过头顶,左手握住右拳往左拉,身体右侧伸展。保持10秒钟后,还原。把左拳举过头顶,右手握住左拳往右拉,身体左侧伸展。 2在椅子上坐正,左手放在背后,沿着肩胛骨方向向上伸,摊开手掌。右手向上伸出,向下弯曲,试着够左手。如果能够着,保持10秒钟;如果够不着,那就抓住衣服,坚持练习。 地板上的“微”运动双肘弯曲撑地,上臂垂直于地面,脚尖踩地,躯干伸直,将头部、肩部、胯部和踝部保持在同一平面,腹肌收紧,眼睛看向地面,保持均匀呼吸。 一般人开始做这项运动时,往往坚持不到10秒,可循序渐进进行锻炼。 平板支撑运动,不需要器械,有平坦的地板就能做。它主要锻炼核心肌肉群,即腹部前后环绕身躯的肌肉群,有助于腰痛的预防和康复,增强协调性。 值得注意的是,有腕管损伤、网球肘或是做过腰椎手术的人不建议做,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忌做。 此外,跳绳、举哑铃、转呼啦圈等都是可以在室内进行的“微”运动。 在运动过程中,一定要牢记“微”字,当周身微热,尚未出汗时就可以停止。不要一次贪多过量,应适时有度、循序渐进地进行。 小编编了一天的 欢迎大家转发,您的转发是对小编最大的支持,也能让更多人收获健康。 洛报健康周刊矩阵 洛报亲子圈 养个小生 战糖到底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etzhiqiguanyana.com/zqgyfz/1050.html
- 上一篇文章: 呼吸性细支气管炎间质肺病需要做的3个检查
- 下一篇文章: 儿童流感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