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入糖皮质激素如何换算儿童支气管哮喘治疗
哮喘是儿童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治疗需要长期、持续、规范、个体化的治疗原则,在发作期快速抗炎、平喘、缓解症状,在缓解期坚持抗炎、降低气道高反应性、避免触发因素并强化自我管理,哮喘是能够长期平稳控制的。 下面这几张表助你轻松记忆剂量转换和治疗方案。 1.儿童常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的每日剂量换算 (1)常用ICS的每天剂量(6岁) 注:此剂量非各药物间的等效剂量,但具有一定的临床可比性。DPI:干粉吸入剂;pMDI:压力定量气雾剂;CFC:氟利昂;HFA:氢氟烷。 (2)常用ICS的每天剂量(6~11岁) 注:此剂量非各药物间的等效剂量,但具有一定的临床可比性。DPI:干粉吸入剂;CFC:氟利昂;HFA:氢氟烷。 (3)常用ICS的每天剂量(≧12岁) 注:此剂量非各药物间的等效剂量,但具有一定的临床可比性。DPI:干粉吸入剂;CFC:氟利昂;HFA:氢氟烷。 2.长期治疗方案 (1)6岁及以下儿童哮喘的长期治疗方案 注:ICS:吸入性糖皮质激素;LTRA:白三烯受体拮抗剂;LABA:吸入型长效β2受体激动剂 (2)6岁以上儿童哮喘的长期治疗方案 3.小结 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期的治疗需根据患儿年龄、发作严重程度及诊疗条件选择合适的初始治疗方案,并连续评估对治疗的反应,在原治疗基础上进行个体化治疗,临床治疗反应不同,治疗差异大,本文不做进一步叙述。 在哮喘的各级长期治疗方案中,每1~3个月审核1次,根据病情控制情况适当调整治疗方案。如哮喘控制,并维持至少3个月,治疗方案可考虑降级,直至确定维持哮喘控制的最低剂量。如部分控制,可考虑升级或强化升级(越级)治疗,直至达到控制。但升级治疗之前首先要检查患儿吸药技术、遵循用药方案的情况、变应原回避和其他触发因素等情况。还应该考虑是否诊断有误,是否存在鼻窦炎、变应性鼻炎、阻塞性睡眠呼吸障碍、胃食管反流和肥胖等导致哮喘控制不佳的共存疾病。 编辑:周萌萌 题图:shutterstock 投稿邮箱:zhoumm dxy.cn推荐阅读: 久治不愈,这个患儿肺炎的病因竟然是? 热性惊厥如何急救?复发概率是多少?如何预防? 热性惊厥:这8大要点不可不知 阿奇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一定要用3停4? 抢救过敏性休克:肾上腺素的这4个问题不可不知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呼吸学组,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年版)[J],中华医学杂志,年,3(54):-. [2]江载芳,申昆玲,沈颖等.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3]李翼,吴晓燕.儿科住院医师手册[M],人民卫生出版社.. 丁香园新版APP上线,逛论坛,涨知识! 冯伟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etzhiqiguanyana.com/zqgyzd/1811.html
- 上一篇文章: 儿童支气管哮喘特点与诊断
- 下一篇文章: 公益讲座小儿支气管哮喘和鼻炎的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