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治病配穴一览表!

艾灸验方(附穴位图),身上重要的30个艾灸穴位

高清经络循行动图,人体穴位大全!

穴位配好对;治痛翻10倍!(最全收藏版)

史料中这些惊人的艾灸案例,值得拜读!

艾灸虽好不要盲目灸,超全艾灸知识大普及!(收藏)

最全艾灸排病反应,艾灸爱好者必收藏!

年“三伏灸”时间表

年三伏天分初伏、中伏、末伏,共40天,具体如下:

初伏:年7月12日(农历六月初十)——年7月21日(农历六月十九)

中伏:年7月22日(农历六月二十)——年8月10日(农历七月初十)

末伏:年8月11日(农历七月十一)——年8月20日(农历七月二十)

年三伏灸黄金时间段

1、伏前培元灸

(1)时间:.7.2日-.7.11日

(2)功效:培补元气,散寒祛湿

(3)周期:每两天灸一次

2、初伏灸

(1)时间:.7.12日-.7.21日

(2)功效:培补元气,散寒祛湿

(3)周期:连灸三天,之后症状调理两天灸一次

3、中伏灸

(1)时间:.7.22日-.8.10日

(2)功效:培补元气,散寒祛湿

(3)周期:每两天灸一次

4、末伏灸

(1)时间:.8.11日-.8.20日

(2)功效:培补元气,散寒祛湿

(3)周期:1次/3天

5、伏后固本灸

(1)时间:.8.21日-.8.30日

(2)功效:补肾固本

(3)周期:一次/2天

何为冬病夏治?顾名思义,冬病夏治就是冬天易发的疾病在夏天进行治疗。夏天人体处于阳气充盛的环境下,因势利导采用艾灸之火来祛除寒湿、蓄养阳气,对调理冬季疾病有事倍功半的效果。

虽然三伏天还没有到,但已经是冬病夏治的好时机了!现在可以说是仅次于三伏天的艾灸黄金时期了!

1、冬病夏治已开始,此时不艾灸,难道再等明年?

冬为阴,夏为阳,“冬病”是指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易加重的虚寒性疾病,由于机体素来阳气不足,又值冬季外界气候阴盛阳衰,以致正气不能祛邪于外,或重感阴寒之邪,造成一些慢性疾病如慢性咳嗽,哮症、喘症、慢性泄泻、关节冷痛、怕冷、体虚易感等反复发作或加重。

“夏治”是指在夏季三伏时令,自然界和机体阳气最旺之时,通过温补阳气,散寒驱邪,活血通络等治疗措施,一方面能增强机体抵抗病邪能力,另一方面又有助于祛除阴寒之病邪,从而达到治疗或预防上述冬季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的目的。

其实最传统的冬病夏治应该是中药穴位贴敷,现代研究发现,药物贴敷后可使局部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周围组织营养。药物透过表皮细胞间隙并经皮肤本身的吸收作用,使之进入人体血液循环而发挥明显的药理效应。

另外,通过神经反射激发机体的调节作用,使其产生抗体,提高免疫功能,增强体质;还可能通过神经一体液的作用而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的功能。但是如果我们是艾灸发烧友,用艾灸来冬病夏治,当然也是一样有效的。

冬病夏治适宜人群:

①慢性咳嗽、哮喘、反复呼吸道感染、鼻炎、咽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患者;

本文主要介绍呼吸道疾病的艾灸调理,余下三种在之后会做详细介绍。

②跟人体虚寒有关的疾病,如虚寒性胃痛、结肠炎、免疫力低下人群,常年易感冒者(包括儿童);

③寒湿、风湿引起的关节痛、老寒腿及肾虚引起的其他疼痛类疾病患者;

④女性肾阳虚宫寒,常年手脚冰冷、小肚子凉、月经色黑、带血块、白带多、免疫力低下、甚至诱发子宫肌瘤的。属于过敏性的疾病,如鼻炎等患者。

2、冬病夏治:鼻炎

鼻炎是个常见病,也是个难治的病,男女老幼均可发生,无季节性和地区性,在受凉受湿后症状更加明显。中医认为鼻炎多因脏腑功能失调,再加上外感风寒,邪气侵袭鼻窍而致。此病往往缠绵难愈,因为五脏六腑功能失调为病根,主要包括肺、脾、肾之虚损。

西医发明的鼻用湿化剂、激光等等,不过是见症治症,帮助减轻鼻腔内稠厚的分泌物和痂皮,根本就不是治本之道,也不可能一劳永逸地治愈鼻炎。那究竟怎么样,才能摆脱这可恶的鼻炎,又不打针,不使用具有激素和依赖性的药物?中医认为,调理鼻炎重在扶正气,而艾灸就是是扶正气的一把好手。

鼻炎艾灸穴位:

1、迎香

2、鼻梁、印堂

3、太阳

4、大椎

5、肺俞

6、曲池

7、合谷

3、冬病夏治:咳嗽

咳嗽是呼吸系统临床的常见病症之一,咳嗽大多与肺有关。因为肺主呼吸之气,人体通过呼吸进行气体交换,吸清吐浊、吐故纳新。艾灸让肺有宣有降,气道畅通,人体机能就能正常运转。

咳嗽艾灸穴位:

1、大椎(图见上文)

2、肺俞

3、天突

4、中府

5、尺泽穴、太渊、列缺

4、夏治:支气管炎

支气管炎艾灸热敏穴:

①风门穴

双点温和灸,可感觉到热感透至胸腔并传至上肢,灸至感觉消失为止。

②至阳穴、肺俞穴

三角曲线温和灸,可感觉热感透至胸腔并沿督脉向上传导,灸至感传完全消失。

③次髎穴、命门穴

T形温和灸,可感觉热感扩散至整个腰背部并向下肢传导,灸至感传完全消失。

④肾俞穴、脾俞穴

同时双点温和灸,可感觉热感透至深部并扩散至整个腰背部,灸至感传完全消失。

要强调的是——艾灸对它虽有防治作用,但不意味着有病不用看医生。艾灸是帮助人体自愈力进行调节,一旦疾病发展超过自身调节,还是应该求助医!

5、冬病夏治:哮喘

哮喘取穴:风门,天突,膻中,巨阙,肺俞,尺泽,中府,神阙,关元,膈俞,定喘。

大家可以每天选3-5个穴位循环艾灸,但每次选穴的时候,必须艾灸神阙和关元,因为这两个穴位可以提升人体元气。

多穴位同时艾灸最好用艾灸盒,可以节约时间。

注意,无论是哮喘,还是过敏性哮喘,还是成人哮喘,包括儿童哮喘,取穴都差不多,但如果是孩子哮喘的话,取穴不用如此复杂。

孩子哮喘可以只艾灸:大椎,肺俞,身柱,膻中,天突,中府,云门,神阙。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循序渐进地艾灸,由10分钟开始,循序渐进增加时间。

冬病夏治已开始,此时不艾灸,难道再等明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etzhiqiguanyana.com/zqgyzd/48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