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来源

中国药物评价年第38卷第2期

作者

贾俊琴,宋沧桑,孙艳芳,秦医院

摘要

目的:了解某院年儿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促进儿童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方法调查某院年儿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数据。结果:某院年共例患儿接受抗菌药给药治疗。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分别为77.67%和31.92;疾病情况:NICU区先天性肺炎占首位(50.5%),普儿区排在第一、二位的是肺炎支原体性肺炎,支原体感染;使用抗菌药物静脉给药为主要途径(97%);NICU区使用频率最高的是注射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普儿区为注射用头孢甲肟;NICU区抗菌药物联合用药率为7.01%,普儿区为36.92%;以CDUI(儿童药物利用指数)评价儿童用药剂量合理性提示不同年龄段均存在抗菌药物用药剂量不合理的问题。结论:儿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偏高,静脉注射用药比例高;使用抗菌药物基本合理,但经验性治疗和联合用药时建议尽量明确用药指征;通过计算抗菌药物使用的CDUI(儿童药物利用指数),部分药品的使用欠合理,仍然需要加强监督管理和使用指导。

关键词

儿童药物利用指数;抗菌药物;限定日剂量;合理用药_正文_感染性疾病在儿童期特别是婴幼儿期较多见,抗菌药物成为临床上各种感染性疾病的预防、治疗和控制中必不可少的一类药。近年来,儿童使用抗菌药物仍存在一定的问题[1],因其特殊的生理特点与成人相比有更大的复杂性和风险性。同时长期大量使用抗菌药容易产生不良反应和造成二重感染,而且会使细菌产生耐药性,增加医治难度。国家相继出台儿童抗菌药物使用相关政策,但儿童抗菌药用药剂量的选择以及日趋严重的耐药现象依然是诸多儿科医务人员面对的难题。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某院儿科用药情况,以期为儿童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医院信息系统年1月1日~12月31日儿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数据,包括基本情况、抗菌药物用药情况、住院时间、诊断等。1.2调查内容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等基本信息;记录患儿出院诊断;抗菌药物使用品种数、使用率及使用强度;依据国家卫健委疾病分类与代码ICD-11三位代码[2]统计疾病情况。1.3评价指标相关定义1.3.1限定日剂量限定日剂量(defineddailydose,DDD)[3-4]指用于药品主要适应证的成人平均日剂量,作为一种测量单位,主要用于衡量药物用量,比较在不同情况下的药物消耗。

1.3.2儿童限定日剂量

有学者首次提出儿童限定日剂量数概念系指儿科药物治疗中用于主要适应证的单位体质量日剂量,CDDD作为儿科药品用药测量单位,用于衡量儿科药品消耗量[5]。本次研究的CDDD赋值参考相关研究[5]源于WHOEssentialMedicineFormulary、《临床用药信息参考》、《新编药物学》(第17版)、药品说明书,量常部分CDDD为区间值;划分年龄段参考依据《新编药物学(第17版)》:新生儿、1~6月、6~12月、1~4岁、4~8岁、8~15岁。

1.3.3总限定日剂量数

总限定日剂量数(defineddailydosestatistic,DDDS)表示统计单位人群使用药物的DDD量(DDDS=药物使用总量/药物的DDD值),主要反应某药物在一定时期内的用药人次或用药频度。DDDS越大,用药频度越高。

1.3.4药物利用指数

药物利用指数(drugutilizationindex,DUI)DUI为某种药品总限定日剂量数与用药总天数的比值(DUI=总限定日剂量数/总用药天数)[6],DUI值越接近于1,说明药物用药剂量基本合理。

1.3.5儿童药物利用指数

儿童药物利用指数[childrendrugutilizationindex,CDUI(儿童药物利用指数)]为总用药量除以CDDD后与用药总天数的比值。与成人有相同的意义。将CDUI(儿童药物利用指数)值与1进行比较,评价儿科住院患者用药的合理性。

1.4统计方法

用Excel录入并建立数据库,依据分析指标进行计算分析。

2

结果

2.1基本情况某院年共有例儿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给药治疗。其中NICU区有例,男女比例为1.19,平均住院天数8.6天。普儿区有例接受抗菌药物治疗,依据新编药物学年龄划分为6个阶段,其中年龄在1~4岁例(46.79%),4~8岁例(17.19%),8~15岁例(12.31%),<1个月25例(2.26%),1~6月例(12.58%),6~12月98例(8.87%),使用抗菌药的患儿主要集中在1~4岁(46.79%),男女比例1.32,平均住院天数6.8天。疾病诊断按照国际分类标准ICD-11三位代码进行分类,分别统计NICU区和普儿区主要疾病诊断。NICU区共有39种主要诊断,其中先天性肺炎占比高达50%,是新生儿区患儿患病率最高的疾病,其次是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占比较高。见表1。普儿区共有97种主要诊断,主要诊断排名前20位疾病及占比见表2。其中排名前两位的分别是支原体性肺炎和支原体感染,儿童支原体感染的患病率较高。2.2抗菌药物使用情况2.2.1抗菌药物总体使用情况根据年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医院医院不超过60%,使用强度(按照成年人限定日剂量计算)医院儿科不超过40DDDS,医院,不超过20DDDS[7]。此次调查儿童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分别为77.67%、31.92DDDS;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与医院标准还有差距;抗菌药物使用率均未达标。抗菌药物使用DDDS排序及金额占比如表3,共使用抗菌药物11类24种。三代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β内酰胺类是主要使用抗菌药物种类。使用频率最高的是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注射用头孢甲肟。口服用抗菌药物有两种,其余22种均为注射用抗菌药,静脉给药为主要途径。2.2.2抗菌药物联合用药情况年儿科住院患者NICU区抗菌药物联合用药率为7.01%,普儿区抗菌药物联合用药率为36.92%,普儿区患儿联合用药种类及占比见表4,联合用药多为细菌感染合并支原体感染。NICU区患儿联合用药见表5,病情十分危重的患儿例如细菌脓毒血症、败血症的用药多以美罗培南和万古霉素联合抗感染治疗;少部分三联用药;待病情好转后以哌拉西林舒巴坦钠抗感染治疗。2.3儿童抗菌药物利用指数NICU区儿童抗菌药药物利用指数统计见表6,共使用9种抗菌药,其中注射用阿莫西林舒巴坦钠偏离1值较大。表7为普儿区年龄不足1月新生儿抗菌药物CDUI(儿童药物利用指数),共使用9种抗菌药;CDUI(儿童药物利用指数)下限值大于1的有4种抗菌药,为万古霉素,阿莫西林舒巴坦钠,美罗培南,头孢曲松;上限值小于1的有4种抗菌药物,为哌拉西林舒巴坦钠,头孢哌酮舒巴坦钠,红霉素,氟康唑。1~6月患儿共使用17种抗菌药,统计前10位抗菌药物使用DUI(表8),CDUI(儿童药物利用指数)下限值大于1的有6种,分别为头孢甲肟,头孢曲松,阿奇霉素,阿莫西林舒巴坦钠,红霉素干混悬剂。上限值小于1的有2种,哌拉西林舒巴坦钠和红霉素。年龄在7~12月患儿共使用15种抗菌药物,统计前10位抗菌药物使用DUI(表9),CDUI(儿童药物利用指数)下限值大于1的有5种,分别是头孢甲肟,阿莫西林舒巴坦钠,头孢曲松,氟康唑,五水头孢唑啉钠。CDUI(儿童药物利用指数)上限值小于1的有2种,哌拉西林舒巴坦钠和红霉素。1~4岁患儿共使用21种抗菌药物,统计前10位抗菌药物使用DUI(表10),CDUI(儿童药物利用指数)下限值大于1的有5种,头孢甲肟,阿莫西林舒巴坦钠,头孢曲松,阿奇霉素干混悬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CDUI(儿童药物利用指数)上限值小于1的有1种,哌拉西林舒巴坦钠。素干混悬剂。CDUI(儿童药物利用指数)上限值小于1的有2种,红霉素和哌拉西林舒巴坦钠。

5~8岁患儿共使用16种抗菌药物,统计前10位抗菌药物使用DUI(表11),CDUI(儿童药物利用指数)下限值大于1的有6种,头孢甲肟,阿奇霉素,阿莫西林舒巴坦钠,罗红霉素胶囊,头孢曲松,阿奇霉素干混悬剂。CDUI(儿童药物利用指数)上限值小于1的有2种,红霉素和哌拉西林舒巴坦钠。

9~15岁患儿共使用21种抗菌药物,统计前10位抗菌药物使用DUI(表12),CDUI(儿童药物利用指数)下限值大于1的有5种,头孢甲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阿莫西林舒巴坦钠,氟康唑,头孢曲松。CDUI(儿童药物利用指数)上限值小于1的有3种,哌拉西林舒巴坦钠,红霉素和磺苄西林钠。

3

讨论

3.1使用抗菌药物患儿疾病情况根据疾病诊断发现,少部分患儿诊断为荨麻疹、病毒感染经验性治疗首选抗菌药物联合抗病毒药抗感染,属于无指征应用抗菌药;患儿主要诊断为支气管炎,急性支气管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比重较大,依据年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8],此类呼吸系统疾病感染病原菌约80%是病毒感染;一般无抗菌药物应用指征;首选不用抗菌药物,备选治疗药物为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3.2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某院儿科住院患抗菌药物使用率高于医院儿科住院患者和儿童抗菌药物使用标准;使用强度与医院规定的不超过20DDDS仍然有差距,抗菌药物应用的广度和强度较医院偏高。而高频率、高强度使用抗菌药物会对儿童造成许多危害,仍需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在使用的抗菌药物中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的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四环素类抗菌药物,药品种类选择基本符合合理性选择原则。值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etzhiqiguanyana.com/zqgyzl/87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