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伏后,每天都要这样做排出体内湿气,肚
俗语说“热在三伏”,伏,指天气太热,宜伏不宜动之意。 从夏至开始,小暑和大暑之间的日子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小编特地查了日历,今年的三伏天长达40天! ①初伏:7月16日至7月25日,10天 ②中伏:7月26日至8月14日,20天 ③末伏:8月15日至8月24日,10天 都说三伏天是一年中养生的好日子,那么我们可以做好哪些养生方法,带着全家老小清爽过三伏呢?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三伏天 7个禁忌千万别犯 1.忌不开窗通风 三伏天不少人怕热,闭窗室内吹空调。 其实,潮湿闷热、通风差的室内易引发中暑,而且使用空调不开窗换气,空气质量会变差,反而致病。 建议:每天开窗通风两次以上,每次15-30分钟。 2.忌冷风对着吹 空调冷风,颈椎对着空调吹,使颈背部肌肉受寒,造成颈部持续痉挛、后背酸痛等。 建议:室内空调温度不要低于26℃,肩背部不要直对着空调,或者搭个披肩。 3.忌冷饮不离手 冰淇淋、冷饮适当吃解暑,大量吃会伤身。长期过量的冷食物进入胃,会使胃黏膜下血管收缩,粘膜层变薄,出现粘膜水肿和糜烂。 且夏季人体新陈代谢快,血管处在扩张状态,突然食用冰饮,造成血管迅速收缩,引起血压波动,易诱发心脑血管意外。 4.忌整天不出汗 养生要适应大自然的规律,该出汗时就出汗,因为出汗既能排走体内毒素,又能调节体温。 建议:傍晚出门走一走,微微出汗对身体好。 5.忌中午不休息 三伏时节应晚睡早起,但晚睡不是熬夜,也最好在24点前。因天气炎热,睡眠会受到一定影响,建议有条件最好睡个午觉,也能有效预防冠心病、心梗等心脏疾病的发生。 建议:午睡以15-30分钟为宜,午睡后可以轻微活动,喝一杯水,以稀释血液黏稠度。 6.忌只吃水果 三伏天身体出汗多、消耗大,易疲劳、没胃口,不少人选择吃点果蔬了事。吃不好,营养不够,免疫力降低,就可能导致疾病。 建议: ①果蔬不能少:多吃点富含钾的蔬菜水果,如香蕉、香瓜、西红柿、南瓜、豆类、土豆及芹菜等。 ②来点汤开胃:菜汤、肉汤、鱼汤、蛋汤等,餐前少量饮用还能增加食欲。 ③蛋白质一定有:适当吃些瘦肉、鱼、豆奶、鸡蛋等。 ④谷物不可少:出汗会丢失B族维生素,而谷类是B族维生素的良好来源。 7.忌直接冲冷水澡 炎热的夏季,不能用冷水洗澡。人体经过冷水的刺激,会产生心跳加速、血压升高、肌肉收缩、精神紧张等一系列刺激反应,对心脏、血压产生不利影响。 建议:运动完后,最好先休息30分钟,待身上热量散发后,或用毛巾擦拭,再洗澡。水温不要太高,以36℃-39℃为好。 三伏天 养生做好“三个一” 1.一杯热茶 三伏天给身体补足水分还不够,还得适当补点钾。 持续高温时,大量出汗,会导致体内缺钾,倦怠无力,精力和体力下降,耐热能力降低。因此,膳食中适量补钾很重要。茶叶中富含钾,喝茶不仅能解渴,还能帮助消除疲劳。 2.一小时步行 人的养生要适应大自然的规律,该出汗的时候得出汗。三伏天可以选择“走暑”去,进行走路的慢运动,既运动健身,又能避暑养生,可以利用平时的时间早晚走走。 3.一杯温水 水别等渴了再喝,小口小口喝杯温开水。 小贴士:每天要有毫升到毫升的一个饮水量,每次的饮水我们一般推荐在毫升到毫升,每天的总量也就是我们俗称的6到8杯水,饮水温度以室温为宜,不超过42℃最好。 在你不是特别渴的情况下,不建议餐前大量饮水,因为可能会冲淡消化液,消化酶的活性会降低,会出现消化不良,胃酸杀菌作用也会降低,可能会引起急性胃肠炎,腹泻等一些情况。 餐后也不建议马上喝水,因为你已经吃得足够了,再大量喝水,可能会出现急性胃扩张。 冬病夏治 三伏贴敷有讲究 贴三伏贴的时间: 从头伏开始连续三天,每天三至四个小时,连续三伏。如果一年中有闰伏,那就贴四次,三年为一个疗程来观察病情的变化。 贴三伏贴注意事项: 1、皮肤有破损不能贴; 2、贴敷当天不要游泳,建议贴敷4~6个小时不要洗澡; 3、贴敷期间如果皮肤有灼热、痒痛应取下药膏; 4、如果对药物过敏或皮肤病以及女性生理期、孕妇、急性病发作期是不建议患者贴敷的; 5、在贴敷的过程中尽量忌油腻、生冷、辛辣刺激的食物,避免夏季贪凉; 6、如果已经是阴虚有内热,有口干舌燥,然后皮肤也很干燥,到了夏季都不容易出汗的这种人不建议使用三伏贴。 哪些人群不适合贴三伏贴? 1、3岁以下儿童、孕妇 2.辨证属湿热性或阴虚火旺的疾病或体质。 3.皮肤过敏、破损、溃疡期 4.严重脏腑疾病,出血性疾病,肺结核活动期、传染性疾病等 三伏天 吃什么 平安“三瓜” 苦瓜—祛痱子: 民间自古便有“苦夏吃瓜”之说。此时食用最有益身体,有清热解暑、清心除烦、益气解乏、益肾利尿的作用。 如果感觉自己暑热烦渴,身上长痱子等情况都可以尝试在夏季餐单中加入苦瓜,凉拌、小炒、煲汤都可以。 丝瓜—平痰喘: 丝瓜可谓是夏日里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的“好帮手”,具有消暑利肠、祛风化痰的功效。 除此之外,如出现痰喘咳嗽、热病烦渴等也不妨试试食用丝瓜来辅助治疗。 冬瓜—增食欲: 冬瓜能清热化痰,除烦止渴、降火解毒、利尿消肿。由于不含脂肪且含糖量较低,对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等人群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 冬瓜具清热解暑功效,而且含有多种维生素及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能够调节人体的代谢平衡,同时也起着清热消暑和增进食欲的作用。 祛病“三肉” 黄鳝—除风湿: 小暑前后一个月的鳝鱼最为滋补。 黄鳝具有补中益气、补肝脾、除风湿、强筋骨等作用。另外,夏季是风湿性关节炎、慢性支气管炎疾病的缓解期,吃些黄鳝还有冬病夏治的作用。 羊肉—祛寒气: 所谓“伏羊”,即入伏以后的羊肉。 羊经过冬春两季的滋养,膘肥肉嫩,其肉炖出的汤味醇、膻味小。夏日湿热,人们食欲减退,在此时喝上一碗香辣美味的羊肉汤,可使人胃口大开,增强食欲。 食后人的全身上下大汗淋漓,浑身毛孔通透,五脏六腑的湿热、寒气、毒素随着汗液排出体外,身体内的垃圾能得到很好的清除。 鸭肉—消水肿: 鸭肉蛋白质含量比其他畜肉含量高得多,脂肪含量却低很多。 鸭属水禽,由于生长在水边,肉味甘微咸,性偏凉。根据中医热者寒之的原则,特别适合苦夏、上火、体内生热者食用。 消暑“三果” 山竹—解燥热: 山竹的果皮或外皮都蕴含一种特殊的物质,不但具备抗氧化能力,也有助增进免疫系统健康,令人身心舒畅。 山竹具有降燥、清凉解热的作用。健康人群都可食用山竹,但每天吃3个就足够了。 杨桃—利补水: 杨桃含水量很高,超过了90%,同时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不但补水败火,还能补充随着汗水而流失的钾、钠离子,所以非常适合暑热天气吃。 桃子—解烦渴: 桃子具有生津解渴、润肠通便、解劳热、解烦渴的功效。桃中富含多种维生素和果酸以及钙、磷等无机盐,可以补充夏季汗液流失掉的无机盐。 三伏天养生大法,小编在这里双手奉上了哦!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etzhiqiguanyana.com/zqgyfz/9669.html
- 上一篇文章: 秋天烂嘴角吃什么水果养生之道网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