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三伏灸时间表灸好这40天,9
年三伏灸时间表!灸好6穴位,99%的疾病不治自愈! 三伏天,不仅是外在气候阳气最盛的季节,也是人体自身阳气最旺的时候。这时做艾灸,就是利用“天之阳、地之阳、人之阳”三重合力,固本扶正,祛除一切寒湿,打通瘀阻经络,此时艾灸可以最大程度获得治疗效果。三伏天养好生,健康一整年! 因此:三伏灸是必须要做的一件事! 能在每年最热的“三伏天”施灸就会事半功倍,从而解决久治不愈的因寒凝而引起的各种淤症,达到秋冬养阴、冬病夏治的目的。 年“三伏灸”时间表 年三伏天分初伏、中伏、末伏,共40天,具体如下: 初伏:年7月12日(农历六月初十)——年7月21日(农历六月十九) 中伏:年7月22日(农历六月二十)——年8月10日(农历七月初十) 末伏:年8月11日(农历七月十一)——年8月20日(农历七月二十) 年三伏灸黄金时间段 1、伏前培元灸 (1)时间:.7.2日-.7.11日 (2)功效:培补元气,散寒祛湿 (3)周期:每两天灸一次 2、初伏灸 (1)时间:.7.12日-.7.21日 (2)功效:培补元气,散寒祛湿 (3)周期:连灸三天,之后症状调理两天灸一次 3、中伏灸 (1)时间:.7.22日-.8.10日 (2)功效:培补元气,散寒祛湿 (3)周期:每两天灸一次 4、末伏灸 (1)时间:.8.11日-.8.20日 (2)功效:培补元气,散寒祛湿 (3)周期:1次/3天 5、伏后固本灸 (1)时间:.8.21日-.8.30日 (2)功效:补肾固本 (3)周期:一次/2天 三伏天艾灸能治疗哪些疾病? 01 妇科问题 痛经、月经不调、妇科炎症、子宫肌瘤、不孕不育,小叶增、产后腰痛、女子宫寒等。 02 男科问题 男子阳痿、早泄等。 03 骨关节问题 肩周炎、颈椎病、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滑膜炎、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04 胃肠问题 胃寒、胃痛、胃炎、肠胃腹泻、结肠炎、腹部凉怕冷等。 05 呼吸系统问题 咽炎、气管炎、哮喘、鼻炎、鼻息肉、鼻窦炎、慢性扁桃体炎等。 06 体质弱问题 面色晦暗、体弱怕冷、手足发凉、失眠多梦、体质弱挑食、经常感冒、老年畏寒症等。 07 面部美颜问题 肤色晦暗、黄气、色斑、黄褐斑、痘痘等。 三伏灸的好处 温肾壮阳固元培本 祛寒暖宫疏肝美肤 培补肾髓防老抗衰 益肺健脾无忧无虑 三伏灸的适应范围 1.呼吸系统疾病:易患感冒者、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哮喘、咽炎、慢性咳嗽、慢性支气管炎、慢阻肺等。 2.消化系统疾病:虚寒性胃痛、慢性胃肠炎、腹泻、消化不良、厌食等。 3.骨关节疾病: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四肢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 4.妇产科疾病:月经不调、痛经、妇科炎症、不孕不育、子宫肌瘤、月子病等属寒证者。 5.小儿疾病:消化不良、厌食、体虚易感、哮喘、支气管炎以及遗尿、生长发育迟缓等。 6.面部疾病:肤色晦暗、发黄、色斑、黄褐斑、长痘等。 7.亚健康调理(治未病):各种体虚、免疫力下降、面色晦暗、体弱怕冷、失眠多梦、挑食等。 三伏灸注意事项 1.艾灸时房间内不可通风或开空调。 2.过饱不宜艾灸,最好饭后1小时后开始灸。 3.艾灸时保持心情平和,多喝温开水,便于排毒。 4.艾灸时如出汗较多,则是寒湿外排的现象。 5.艾灸后毛孔舒张,在半小时不宜碰冷水,以免受凉。 6.艾灸后,最好隔几小时后再洗澡。 7.灸完后,如出现疲劳乏力、精神不济,属正常现象。此时身体在进行休整,可稍事休息,不必劳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etzhiqiguanyana.com/zqgyzd/7125.html
- 上一篇文章: 漫谈小儿咳嗽
- 下一篇文章: 广誉远国医馆中医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