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能不能治好 http://pf.39.net/bdfyy/zjdy/190516/7143439.html
“大江湖”;加我,私下交流一、年5月16日,纽约证券交易所的钟声响起,敲钟的是31岁的陈欧,他成为了这个多年历史的纽交所,最年轻的一位CEO。随后在短短的3个月内,聚美优品的股价暴涨至美元一股,这家成立仅仅4年的公司,市值达到了惊人的58亿美金。敲钟回来的陈欧意气风发,再加上他帅气硬朗的外形,亲自上阵成了聚美优品的形象代言人。一句:“我是陈欧,我为自己带盐”的广告语,火遍大江南北,给聚美优品带来了无尽的廉价流量。然而,好景不长,聚美优品很快就陷入假货风波,遭到国外的浑水机构疯狂做空。聚美优品的股价迅速崩盘,年,其市值从最高的亿,一路暴跌至不足30亿。流量网红CEO陈欧一朝跌落神坛,看着美妆业务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萎缩,焦虑万分,急于寻找一个新的业务,以挽救聚美优品的颓势。彼时,共享经济成为一个超大风口,资本趋之若鹜。一时之间,各种各样的共享商业模式,如雨后春笋。共享雨伞、共享篮球、共享板凳,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创业者共享不到。在这场共享经济大浪潮中,陈欧似乎发现了解决聚美优品的困境之道。年3月,聚美优品以3亿元现金,投资以共享充电宝为主业的深圳街电科技有限公司,一举拿下了60%的股份。陈欧亲自上阵,担任街电的董事长。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看好共享经济,也不是每个独角兽都走到了最后。上千亿的资本砸向共享汽车,烧出来了一个滴滴出行;几百亿的资本烧向共享单车,换来一个始终无法盈利的摩拜单车。共享经济无法盈利的阴影,笼罩在每一个共享项目头上。二、年的王思聪,和陈欧一样,是青年才俊;凭借着王健林8年前给他的5个亿,四处投资,赚到了40个亿。5月份,还在不断寻找投资项目的王思聪,看完共享充电宝项目之后,发了个朋友圈:共享充电宝要是能成我吃翔,立帖为证。看到小自己5岁的王思聪,公然唱衰自己押宝的赛道,陈欧敢怒不敢言,颇为客气地说:谢谢思聪监督,不是每个项目都能做成,本来创业成功就是一件小概率事件,街电做不成可以做公益。陈欧之所以忌惮王思聪,是怕他背后的万达广场,不让街电入驻。嘲笑完共享充电宝,王思聪转头就投资1亿元给乐视体育。后面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贾跃亭避走美国,乐视系的企业一夜崩盘,王思聪的1个小目标,也打了水漂。不少人与王思聪一样,并不看好共享充电宝。有的人认为,很多人都随身携带充电宝,根本不会花钱去借充电宝;有的人认为,电池容量越来越大,手机续航时间越来越长,充电宝都会消亡,更不用说共享充电宝了。然而,这个看似使用频次很低的共享充电宝项目,却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占领各种公共场所。高铁站、机场、KTV、商场、足浴店,曾经不起眼的充电宝,变得触手可达。那些质疑共享充电宝,发誓不会使用共享充电宝的人,在手机没电却没有备用电源,四处找不到充电设备的情况下,只能掉头去借共享充电宝,成为一个个新增用户。让人出乎意料的是,街电在年就实现了盈利,年营业额达到了8.79亿元,成为了聚美优品的支柱业务。年,陈欧以2美元一股的价格,将聚美优品私有化,从纽交所退市,街电的营业情况便无从考据。目前共享充电宝行业,形成了“三电一兽”的格局,分别是街电、来电、小电和怪兽充电,四家承包了共享充电行业96%的市值份额。年4月1日,成立仅4年的怪兽充电登陆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成为全球共享充电宝第一股。怪兽充电的发行价达到了10美元,市场一度站稳20亿美金。最近,怪兽充电发布了财报,第二季度的营业收入达到了9.7亿元,净利润万元。由此可见,原来不起眼的小生意,已经成为妥妥的大生意。虽然上市之后,怪兽充电的股价就破发,目前已经跌去了将近70%,二级市场上的投资人亏损累累。但对于一级市场的投资人来说,上市则带来了套现的机会。从风险投资的角度上来说,怪兽充电上市,意味着共享充电宝这个项目,就已经做成功了。当时立帖为证,共享充电宝做成了,就要吃翔的王思聪,是时候要兑现他的承诺了。三、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很多人都不知道,为什么共享充电宝这个项目,最终能够做成功。事实上,共享充电宝的成本非常低,入行的门槛也非常低。有人做过调查,一个mA的充电宝,成本不超过30元。如果订购数量一次性超过个,出厂的成本可以做到23元。一个充电宝,循环使用的次数可以达到次;假设一个充电宝的成本是30元,循环使用的次数是次,那么每次使用的成本是0.1元。现在借一个共享充电宝,价格已经涨到了3元一个小时。只有使用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才有可能把手机的电充满。使用一次成本是0.1元,却能收到3元,这是一门30倍暴利的生意。试问,现在哪里还有这么暴利的生意。租金只是共享充电宝的收入来源之一,它们还有一个重要的收入,就是售卖充电宝。一般共享充电宝,24小时的封顶是30元,总封顶是99元。某共享充电宝的收费标准有些客户,借了充电宝之后,需要离开归还点,导致超过了时间。过了三天之后,如果再去归还,就要99元。有些客户,索性就不归还了,相当于花99元,买断了这个充电宝。成本只要30元的充电宝,出租了一段时间之后,成为二手货,还能以99元的3倍高价,卖给客户,这又是一笔不菲的收入。让一般人想象不到的是,除了租金和销售充电宝的收入外,共享充电宝企业,还有大量的广告收入。像怪兽充电号称有2.5亿用户,街电和搜电合并后,用户数达到了3.6亿。这些手握大量用户的商家,在独立APP上、充电宝柜子以及小程序上,都会插入广告,它们有海量流量,做起了流量变现的生意。某共享充电宝的开屏广告由于共享充电宝采用的是与商家收入分成的模式,一般55或者46分成,人流量越密集的地方,商家的议价能力越强,分成比例也更高。可以增加额外收入,商家很欢迎共享充电宝入驻,有人流量大的地方,有些商家光分成收入,就能月入过万,可以大大减轻房租的压力。这种双赢的商业模式,让共享充电宝扩张非常顺畅,势如破竹。大量的共享充电宝上线之后,俘获了更多的用户,但一涨再涨的租金,让客户的体验并不算好。起初共享充电宝刚普及的时候,前半小时免费使用,1个小时只要0.5元。经过几次调价后,现在借用1小时得3元,如果运气不好,遇到性能差的充电宝,1个小时还充不满。使用一次,起码得6元起步,已经贵得离谱。为了延长用户的使用时间,多获得收入分成,一些不良商家,耍起了小手段。当客户借走充电宝之后,有些商家会立马再补充上去一个,当客户使用完毕要归还的时候,发现根本没有插槽归还。如果客户此时有急事,只能带走充电宝,等忙完再归还的时候,租金早已达到几十元,甚至达到了99元的封顶价格。为此,客户不得不变相买下这个充电宝。有些网友宣称,家里已经买下几个这样的共享充电宝了,经常遇到借用之后,就找不到归还充电宝的插槽。如果这是商家玩的套路,借此坑消费者,难免存在强买强卖的嫌疑。四、从目前来看,共享充电宝,在资本的催生下,已然成为了一个非常成熟的生意模式。共享充电宝成为了共享经济中的一个成功典范,相比曾经风风火火后来一地鸡毛的共享单车,为客户实实在在地创造了价值。但资本是吸血的魔鬼,给客户带来便利的同时,它也会变得更加贪婪。不断涨价的租金,以及变相强卖充电宝给客户,都是资本向客户伸出的黑手。这个黑手会越伸越长,吃相会越来越难看,如果资本不掌控好尺度,便会引来监管的强势介入;如果伤了客户的心,也终将会被客户所抛弃。被资本反噬的行业,已经有太多太多,希望共享充电宝,不要成为下一个。点击下方名片,快速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etzhiqiguanyana.com/zqgybl/90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