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防病张曾譻教授霜降时节需辨证施防流感
原创酱紫蛙科普酱紫蛙收录于话题#科普酱紫蛙个内容#霜降1个内容#节气防病2个内容#中医名家谈节气防病与文化9个内容#流感1个内容 霜降 名医小传 MINGYIXIAOZHUAN 张曾譻 年出生于天津,主任医师,教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三、四、五、六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导师,天津市首批名中医,天津中医药大学内科学教授。张曾譻教授从医50多年来,始终坚持在临床第一线工作,擅长治疗甲状腺疾病、感染性呼吸道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在理论、治则和方药方面均有创新性突破。 “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 霜降时节,秋末冬初,天气乍寒乍暖,是呼吸道疾病的多发季节,其中流行性感冒(以下简称“流感”)更是处于发病高峰。 对此,张曾譻教授给出了以下指导和建议。 疾病特点 流感的病原为甲、乙、丙三型流感病毒,每一型又包括许多亚型。 大流行一般由甲型病毒及其亚型引起。 乙型病毒可引起局部小流行及散发。 丙型病毒只能造成散发病例,中医称之为“时行瘟疫”。 此外,流感还可以引起许多并发症,导致死亡。 流感的临床分型除普通型外,还有肺炎型、中毒型和胃肠型。 其并发症有鼻窦炎、支气管炎、肺炎、心肌炎、心包炎等。 其中,原发性肺炎是流感最严重的并发症,也是流感最主要的致命死因。 张曾譻教授指出,流感病毒的危害主要在发病初期,其危害目标是呼吸道纤毛上皮细胞。 这种细胞的破坏具有不可逆性,一旦被破坏,只能等待新的细胞再生,这需要1~2周的时间。 因此,及时治疗会有效减轻破坏程度,但切忌滥用抗生素,否则有害无益。 流感疫苗具有选择性的预防作用,只对某一种类型流感有效。 中医中药对感冒与流感的防治,有其独特的优越性。 张曾譻教授主张“辨证施防、分型论治”,主动筛查治疗呼吸道疾病,尤其是上呼吸道(口腔、鼻腔、鼻窦)疾病,消灭感染源,提高呼吸道的免疫力。 药物治疗 在治疗方面,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可分为风寒和风热两大证型,以及寒包热型和夹湿型两个亚型。 各证型临床表现及治疗用药如下。 风 寒 型 / 表现为恶寒多,发热少,头痛无汗,鼻流清涕,肢体疼痛,或兼有喉痒咳嗽,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 治疗宜辛温解表,方用清瘟解毒片、感冒软胶囊或荆防败毒汤加减。 表现为发热恶风,汗出不畅,咳呛喉燥,头胀口干,或咽喉红肿作痛,鼻干,便秘,痰稠黄,脉浮数。 治疗宜辛凉解表,方用桑菊感冒片、银翘解毒片等。 风 热 型 / 寒 包 热 型 / 表现为发热恶寒,无汗,肢体疼痛,鼻塞声重,口渴,咽痛,咳嗽气急,痰黄黏稠,心烦或小便赤,大便干,舌苔黄白相间,脉浮数或滑数。 治疗宜疏风宣肺、散寒清热,方用通宣理肺片合防风通圣丸,或麻杏石甘汤加减。 表现为发热不扬,恶寒头重,肢体困倦,口淡胸闷,腹胀,大便或溏或泄,舌苔厚腻,脉濡。 治疗宜疏风散湿,方用藿香正气水或软胶囊,或用藿朴夏苓汤加减。 夹 湿 型 / 上述各型的临床表现中,也夹杂着一些并发症的症状,如痰稠黄。 痰黄稠黏可能来自鼻旁窦,由后鼻道下流至咽喉口腔而出,其实际上是鼻窦被感染后产生的脓性分泌物,要及时治疗,否则将成为诸多呼吸道疾病的祸根。 张曾譻教授指出,历代医家治疗外感的方剂众多,仅按治则分类就有辛温解表、辛凉解表、滋阴解表、助阳解表、理气解表、化饮解表、透疹解表等。 今秋至明春,正是风寒感冒肆虐之时,宜选用清瘟解毒类的中成药。 版权声明 本文内容摘选自《中医名家谈节气防病与文化》,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注:文中涉及的药物、药方、验方等,仅供学习参考,不作为处方,切不可盲目使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患者用药请遵医嘱。 MAYBEYOULIKE: Pic.1澳门回归纪念日 Pic.2澳门回归纪念日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相关文章 编辑|于娟赵若汐 审校|张芳芳李亚旗 张伯礼王建国总主编 毛国强主编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etzhiqiguanyana.com/zqgyfz/11054.html
- 上一篇文章: 芦丁鸡常见病的防治方法
- 下一篇文章: 节气防病崔乃强教授处暑防病祛暑化湿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