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这项新技术,嵊州人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
春雷时节破土而出的春笋 因其味道鲜美成为人们餐桌上的宠儿 但其上市时间短 无疑是吃货们的憾事 如今,这一“夏后无笋”的状况在嵊州竹园被彻底改变。通过“砻糠覆盖”+“肥水同灌”新技术,嵊州竹园实现了“春笋冬出”、“雷笋秋出”,四季产笋。 昨天下午,烈日炎炎,参加嵊州竹笋产业“肥水同灌”推广会的人员来到嵊州市崇仁镇坑口村的雷竹笋基地时,大家被眼前的场景惊呆了:雷竹园里,一支支挺拔的竹笋鲜嫩茁壮。 村支书吴善尧: “从8月上旬开始,秋季雷笋就陆续破土而出,杭州、萧山、绍兴的客户闻讯后争先恐后前来采购。每公斤售价在20元以上,而且需要提前订货,供不应求!” 据了解,坑口村是嵊州最大的雷竹笋基地,全村有雷竹园面积多亩,其中有亩竹园采用“砻糠覆盖”技术。每年元旦之后,“春笋冬出”,冬季雷笋提前上市,每公斤售价达40元左右,每亩产值在3万元以上。 吴善尧: “到了六七月份,经‘肥水同灌后’,‘雷笋秋出’,每亩产量可达到公斤左右。一年两季,每亩收益在4万元以上,雷竹园成了咱山里人的绿色提款机!”
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竹子研究所李琴研究员告诉记者,正常情况下,气候适宜,没有“砻糠覆盖”和“肥水同灌”的雷竹园也可能会出笋,但都只是零星的小笋,每亩不过几十斤。“春笋冬出也好,雷笋秋出也好,关键的是肥料和水分!”李琴说,采用“肥水同灌”新技术,有了足够的水分滋养和肥料补充,笋芽就会增多,产量就能大大提高。“所以,我们秋季的餐桌上就多了一道时鲜菜,菊黄蟹肥时,还有鲜笋佐餐!”李琴打趣说。 今年以来,嵊州市在崇仁镇、三江街道等地竹园建设“肥水同灌”系统。三江街道彭山村的任成军今年年初在自家7亩“砻糠覆盖”的竹园里安装了水管、水龙头、水塔等“肥水同灌”系统,鲜笋年产量一下提高到了每亩公斤以上,年产值达到每亩5万元。 “竹园铺有大量砻糠、稻草和肥料,通过水龙头喷洒后,渗透到地下,土壤更肥沃了,笋的品质也特别好,中间部分甚至可以生吃,甜丝丝的像水果一样!”任成军说,“以前每年只有春季才能吃到笋,现在一年四季都有客商来采购鲜笋。” 部分内容来源:嵊州发布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etzhiqiguanyana.com/zqgyfz/9437.html
- 上一篇文章: 七情与中医智慧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