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这一季,大家都在做这件事
秋风吹尽旧庭柯,黄叶丹枫客里过。一点禅灯半轮月,今宵寒较昨宵多。 ——明·王稚登《立冬》 11月7日,周日,立冬 古语有云:“冬,终也,万物收藏也” 立冬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代表着冬季的开始 马上立冬了,今年的冬天格外冷,不但有疫情的加重,更有拉尼娜极端天气现象出现,甚至说小冰河期即将到来。其实冬季带给人们的直观感受,是冷峻与严酷,可是在这冷峻的表象之下,实际上也有着平和、安详的实质。 过冬如修行。四时各有所属,春季的勃发,夏季的激情,秋季的收获,到了冬天,自然也该安静下来了。在经历了繁忙躁动的三个季节之后,大自然给予了我们这样一个休息的时间,让天地万物都平和下来。人们也应当在这个看似不怎么友好的季节,静一静,想一想。有动有静,这才是人生的修行呢。 (一)立冬补冬 在寒冷的天气中,多吃一些温热补益的食物这样,不仅能使身体更强壮,还可以起到很好的御寒作用。不过天冷别光顾着吃“热乎”,适当吃些性冷食物和凉菜,不但对身体无害,反而有益。 冬天人们很容易产生胃肺火盛,甚至由此导致上呼吸道或胃肠疾患,因此民间有“冬吃萝卜夏吃姜”的说法,要想消除冬天的“上火”现象,肠胃健康者不妨适当地吃些性冷食物和凉菜,喝些凉开水。冬天如能经常饮用凉开水,则有预防感冒、咽喉炎之功效。尤其是早晨起床喝杯凉开水,能使肝脏解毒能力和肾脏排洗能力增强,促进新陈代谢,加强免疫功能,有助于降低血压,预防心肌梗死。 对于冬季长胖的人来说,适当吃点凉菜还有利于减肥。 (二)立冬健康 1)保持空气清新 要经常开窗通风,床头可摆放一小瓶可漏气的薄荷油,让气味缓慢散发。此外,还要适当多饮水,增强肌体代谢。 2)避开感染源 少去公共场所活动,减少感染机会,注意卫生,手与手接触是感冒传染的重要途径。感冒病毒能在手帕上存活1小时,在手上存活2小时。因此,要经常用肥皂洗手,洗手前不要用手摸鼻子和眼睛。 3)加强锻炼 冬季户外活动可促进热量产生,调节新陈代谢机能,增强大脑皮层兴奋和体温调节功能。锻炼身体要动静结合,跑步做操只宜微微似汗出为度,汗多泄气,有悖于冬季阳气伏藏之道。 不过锻炼也要根据个人体质和年龄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例如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应杜绝做打球、登山等剧烈运动;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等患者,运动应选择上午、下午日照充足的时候,避免受寒冷的刺激,防止诱发急病。老年人更应注意保暖,要避免过早起床锻炼,以防脑供血不足诱发中风。 4)足部保暖防寒 民间有一说法,“寒从脚底生”。因为足为人体最远端,脂肪薄,保暖能力差,而中医认为足底穴位与内脏关系密切,如果足部受凉可引起感冒、腹痛、腰腿痛、痛经等疾患,所以要注意足部保暖防寒。 冬天除了要注意脚部的保暖,还可以每天坚持用温热水洗脚,最好同时按摩和刺激双脚穴位。如果每天坚持步行半小时以上,活动双脚。早晚坚持搓揉脚心,以增进血液循环。 (三)立冬典故 立冬吃饺子的传说: 相传东汉末年,"医圣"张仲景曾任长沙太守,后辞官回乡。正好赶上立冬这一天,他看见南阳的老百姓饥寒交迫,两只耳朵纷纷被冻伤。当时伤寒流行,病死的人很多,于是张仲是总结了汉代多年的临床实践,在当地搭了一个医棚,支起一面大锅,煎熬羊肉、辣椒和祛寒提热的药材,用面皮包成耳朵形状,煮熟之后连汤带食赠送给穷人。老百姓从冬至吃到除夕,抵御了伤塞,治好了冻耳。从此乡里人与后人就模仿制作,称之为"饺耳"或"饺子",也有一些地方称"扁食"或"烫面饺"。 记住,立冬之后的气候寒冷,容易诱使慢性病复发或加重,应注意防寒保暖,特别是预防大风降温天气对机体的不良刺激,同时还应重视24小时动态血压及动态心电图的监测,提早干预,备好急救药品,预防呼吸道及心脑血管疾病发生。 关键词:互联网医疗明医众禾诊所经营宝我的明医基层诊所稳压安心新冠疫情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etzhiqiguanyana.com/zqgyfz/11429.html
- 上一篇文章: 立秋后养肺,常吃3白,勤做2动作,常喝1
- 下一篇文章: 立冬要着眼于藏,注意防寒,饮食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