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且看耕织的生活下
北京皮肤科专业医院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_9278663.html 劳/动 /05/02 中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农业文明起源地之一,“螺祖养蚕”传说流芳千古,夏县西阴遗址发现过被切割留有刀痕的半颗蚕茧壳化石。但是你是否知道从一只蚕变成一件衣的过程?是否了解过程中每一道工序? 上篇《御制耕织图》中讲完了水稻种植的故事。今天就来分享一下关于农业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桑”。这23首《织诗》,图文结合,详细地描绘了江浙地区从浸蚕选蚕、养蚕、缫丝、织绸的全部过程,展现了古代的蚕织文化。 织部:共23副图,分别为:浴蚕、二眠、三眠、大起、捉绩、分箔、采桑、上簇、炙箔、下簇、择茧、窖茧、练丝、蚕娥、祀谢、纬、织、络丝、经、染色、攀花、剪帛、成衣。 1、浴蚕 农桑将有事,时节过禁烟。 轻风归燕日,小雨浴蚕天。 春衫卷缟袂,盆池弄清泉。 深宫想斋戒,躬桑率民先。 豳风曾着授衣篇,蚕事初兴谷雨天。 更考公桑传礼制,先宜浴种向晴川。 浴蚕就是浸洗蚕子,是古代育蚕选种的方法。在初春小雨天,还有微风轻抚过窗边,几位女子轻挽衣袖,一边站在盆前选中,一边晾蚕种。这是春天的开始,也是今年养蚕制衣的第一步。 在做好第一步之后,对后面几步的顺序,有一些学者提出了意见,认为在此后的图画与诗文中,一些图文顺序显得略有混乱,从而使整个养蚕丝织的过程变得不那么科学。 2、二眠 吴蚕一再眠,竹屋下帘幕。 拍手弄婴儿,一笑姑不恶。 风来麦秀寒,雨过桑沃若。 日高蚕未起,谷鸟鸣百箔。 柔桑初剪绿参差,陌上归来日正迟。 村舍家家帘幕静,春蚕新长再眠时。 3、三眠 屋里蚕三眠,门前春过半。 桑麻绿阴合,风雨长檠暗。 叶里蚕丝繁,卧作字画短。 偷闲一枕肱,梦与杨花乱。 红女勤劬日载阳,鸣鸠拂羽恰条桑。 只因三卧蚕将老,剪烛频看夜未央。 4、大起 盈箱大起时,食叶声似雨。 春风老不知,蚕妇忙如许。 呼童刈早麦,朝饭已过午。 妖歌得绫罗,不易青裙女。 春深处处掩茅堂,满架吴蚕妇子忙。 料得今年收茧倍,冰丝雪缕可盈筐。 “眠”是桑蚕蜕皮生长的一个阶段,蚕初生至成蛹,蜕皮三四次,然后就到蜕皮大起之时。妇人们在屋内屋外忙碌着,忘记了吃饭,只期待着蚕丝成绫罗,制成美丽的衣裳。 第一处混乱即在于此,学者认为“二眠”、“三眠”之后仍是幼蚕,如何“大起”,“大起”应在“分箔”、“采桑”之后。 5、捉绩 麦黄雨初足,蚕老人愈忙。 辛勤减眠食,颠倒着衣裳。 丝肠映绿叶,练练金色光。 松明照夜屋,杜宇呼东冈。 连宵食叶正纷纷,风雨声喧隔户闻。 喜见新蚕莹似玉,灯前检点最辛勤。 蚕成熟了,开始吃很多桑叶,就要观察它们的吐丝动向,观察是否有结茧的情况,准备捉其上簇。 有学者提出,焦秉贞绘制的“二眠”与“捉绩”两幅织图上方康熙皇帝的题诗与《授时通考》等记载不相符,也有学者从养蚕的成长过程中指出,"二眠”指桑蚕第二次脱皮生长的过程,“捉绩”即指把丝差成线。“捉绩”诗中的“再眠”应该指桑蚕二眠的情况;“二眠”诗中的“喜见新蚕莹似玉”,指熟蚕呈现半透明状态的情况。可见两图的七言诗配置倒错。 6、分箔 三眠三起余,饱叶蚕局促。 众多旋分箔,早晚磓满屋。 郊原过新雨,桑柘添浓绿。 竹间快活吟,惭愧麦饱熟。 爱逢晴日映疏帘,新绿如云叶渐添。 天气清和蚕事广,移筐分箔遍茅檐。 7、采桑 吴儿歌采桑,桑下青春深。 邻里讲欢好,过畔无欺侵。 深篮各自携,层梯高倍寻。 黄鹏饱紫椹,哑咤鸣绿阴。 桑田雨足叶蕃滋,恰是春蚕大起时。 负筥携筐纷笑语,戴鵀飞上最高枝。 此外,也有学者认为,“捉绩”应置于“分箔”、“采桑”置于之前。“捉绩”时蚕已老熟,食量减少,大量“采桑”已无必要。在“捉绩”之后“分箔”显然太晚。显然,正确的顺序应是“分箔”、“采桑”、“捉绩”。 8、上簇 采采绿叶空,翦翦白茅短。 撒簇轻放手,蚕老丝肠懦。 山市浮晴岚,风日作妍暖。 会看茧如瓮,累累光照眼。 频执纤筐不厌疲,久忘膏沐与调饥。 今朝士女欢颜色,看我冰蚕作茧时。 9、炙箔 峨峨爇薪炭,重重下帘幕。 初出结网虫,遽若雪满箔。 老媪不胜勤,候火珠汗落。 得闲儿女子,困卧呼不觉。 蚕性由来苦畏寒,深垂帘幕夜将阑。 炉头更爇松明火,老媪殷勤日探看。 10、下簇 晴明开雪屋,门巷排银山。 一年蚕事办,下簇春向阑。 邻里两相贺,翁媪一笑欢。 后妃应献茧,喜色开天颜。 自昔蚕缫重妇功,曾闻献茧在深宫。 披图喜见累累满,茅屋清光积雪同。 簇是蚕结茧的场所,上簇是蚕丝生产的重要环节,将熟蚕移到蚕簇上,蚕完成结茧、吐丝、化蛹的过程就在此段时间完成。而这个过程也并不轻松,要时刻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etzhiqiguanyana.com/zqgyzd/9145.html
- 上一篇文章: 生肖牛,你被盯上了劝你最好看一眼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