撂荒变宝,佛冈试种红松茸成功
白癜风怎么得的 http://nb.ifeng.com/a/20190621/7557738_0.shtml 春天不仅有耕种的忙碌 也有丰收的喜悦 高岗镇通过盘活撂荒地 引进种植红松茸 让撂荒地成为 增加当地农民收入的“聚宝盆” △红松茸又名褐松茸,是食用菌中的“后起之秀”,有“素中之荤”“菌中 ”美誉。01 红松茸破土“绽放” 撑开乡村“致富伞”在高岗镇高镇村的红松茸种植基地,记者看到,一行行地垄上铺满了稻杆,红松茸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长势喜人。 村民们用双手扒拉一下,捏紧根部,轻轻一拧,“胖乎乎”的红松茸顺利从地上剥离,被收入筐中。 红松茸属于好气性真菌,不耐高温,最适宜秋、冬季农闲时间种植。在春季收成季节,一朵朵顶着褐红色的菌帽,长着白色肥壮圆润的菌柱,像“小精灵”一样探着脑袋。 红松茸营养价值高,有“素中之荤”的美称。它具有抗肿瘤、降血糖、预防心血管疾病、排*减肥、强精补肾、增加免疫力等功效,加之无需施肥喷药,是餐桌上真正的有机食材。 从原来杂草丛生的“荒地” 到现在生机盎然的“宝地” 据高镇村村干部李中华介绍,为盘活该村的撂荒地,高镇村*总支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对超过五年的撂荒地通过“四议两公开”,成功整合了余亩的撂荒地,其中,利用10亩地发展成为红松茸种植基地,引进新研发出来的品种“中科1号红松茸”。该品种符合广东的气候特点,能耐高温,出菇的产量更高、品质更好,一斤红松茸可卖到18块,利润非常可观。 高岗镇高镇村村干部李中华: 乡村振兴有一个方面是产业振兴。我们这一块地原来是多亩,已经荒废了十几年了。然后,我们就找到了科博院还有种植户一起合作试种红松茸。 种植户刘永强:刚开始是觉得红松茸有发展潜质,加上在广东没有这个品种,属于一个新产品,所以就尝试种植一下,去年试种了10亩地。今年的收成都达到了自己的预期,每亩产量超斤。 技术人员告诉记者,红松茸种植周期较短,一般是9月份种下,到4、5月便可以采摘了。加之种植方式简单,用秸秆、杂草等作为肥料,不抢农时、不误农事,是农业界的“三闲作物”。还可以大大改良土壤质量,有效破解了冬闲田利用和农作物秸秆回收处置等难题。 广州科博农业技术研究院主任刘远建: 因为红松茸的特性就是木腐菇、草腐菇,它是需要农作物的秸秆,或者树木的废弃物、边角料作为它的肥料,腐朽以后给它提供营养。秸秆就成为了最天然的有机肥了,既可以肥田,又可以改良土壤。 02 撂荒地整治 探索“托管代耕” 目前,高镇村开辟的10亩撂荒地试种的红松茸大获成功。接下来,高岗镇将会在周边几个村,进行扩大范围的试种,通过提供技术帮扶、延伸产业链、开拓销售渠道等方式,提升红松茸在高岗镇的产业优势,把红松茸打造成高岗镇高镇村的“一村一品”。 另外,高岗镇还鼓励在群众自愿的基础上,由村集体对红松茸种植基地,以及对成片较大规模超过五年的撂荒耕地进行统筹整合,统一对外流转,把撂荒地逐步建成当地的“聚宝盆”,提高村集体和村民的收入。 △松茸干高岗镇*委委员邝子鸣: 我们整个高岗镇现在针对连片撂荒地15亩以上,成功实现复耕复种的已经超过2亩。红松茸、有机玉米、高山红薯等极具高岗本地特色的农产品已经出现种植规模了。 目前,由高镇村*总支主导成立的华升农业专业合作社,实行专业化运营,红松茸已实现亩产斤,通过“万企帮万村”,正积极与佛山市佛冈商会对接,搭建“上游种植+中游深加工+下游销售”产业全链条,红松茸种植将成为高镇村*总支继水电站项目后另一个让村级经济实现稳定增收的重要项目。 佛冈县融媒体中心 记者:廖颖欣邓飞情 编辑:王菲 校对:华艳君 编审:江静 欢迎转发分享,公号转载须获授权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etzhiqiguanyana.com/zqgyzl/9438.html
- 上一篇文章: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流行特点与防控方案
- 下一篇文章: 统编版三年级上册分类复习middot